光盘读不出来的那些事儿 别急着扔 先试试这些办法!
光盘读不出来的那些事儿:别急着扔,先试试这些办法!
记得小时候,家里买的第一台VCD机,全家人围在一起看《还珠格格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那时候,光盘要是读不出来,我爸就会拿块眼镜布使劲擦,有时候还真管用。现在虽然网络发达了,但家里难免还留着些老光盘,可能是孩子的成长录像,可能是珍贵的婚礼影像,也可能是绝版的演唱会记录。当这些光盘突然"罢工"时,那种着急又无奈的感觉,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光盘读不出来的那些原因,以及怎么"抢救"这些可能承载着重要回忆的小圆片。
一、先别着急,可能是这些"小毛病"在作怪
光盘读不出来的时候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光盘坏了",其实不然。就像人偶尔会感冒发烧一样,光盘读不出来也可能是些小问题导致的。最常见的就是光盘脏了。你的手指印、灰尘,甚至是细小的划痕,都可能让光驱的激光头"找不着北"。这时候,千万别用卫生纸或者衣服直接擦!正确的方法是用柔软的眼镜布,从光盘中心向外呈直线轻轻擦拭,就像擦镜头那样温柔。我有个朋友,她女儿的周岁录像读不出来,急得直哭,后来就是用这个方法救回来的。
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光驱老了。光驱用久了,激光头会落灰,读盘能力自然就下降了。这时候可以试试专用的光驱清洁盘,就像给光驱"洗个澡"。如果还不行,可能就得考虑换光驱了。我表哥家的DVD播放机用了十年,去年开始就特别挑盘,新的光盘还能读,老光盘就费劲,最后换了台新的,问题就解决了。
二、划痕不是绝症,这些妙招能补救
说到划痕,很多人觉得光盘一旦划伤就废了。其实不然!轻微的划痕是可以修复的。市面上有专门的光盘修复剂,原理是用特殊的研磨材料填补划痕。如果没有修复剂,牙膏也能应急!挤一点牙膏在划痕处,用柔软的布轻轻打磨,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记住,一定要顺着划痕的方向打磨,不能打圈!我大学时珍藏的周杰伦演唱会光盘被同学划了,就是用牙膏救回来的,现在还能正常播放呢。
不过要注意,如果划痕在光盘的数据面(通常是亮面那面),修复的成功率会高些;如果是在标签面(通常是有图案那面),那就比较危险了,因为数据层就在标签面下方,很容易被伤到。我有次不小心把结婚录像的光盘标签面刮了,数据就真的丢失了,现在想想还心疼。
三、这些情况,可能真的没救了
当然,有些情况确实比较棘手。比如光盘变形了。夏天把光盘放在车里,高温可能导致光盘变形。轻微的变形可以试着压平,比如把光盘放在平整的硬面上,上面压几本厚书,放几天看看。但如果是严重变形,数据可能就真的无法挽回了。我邻居就遇到过这种情况,他把全家出游的录像光盘忘在车后窗,结果晒得都翘边了,最后只能遗憾地放弃。
还有一种情况是光盘的数据层氧化或脱落。如果你看到光盘表面有透光的小点,或者银色层开始剥落,那基本上就没救了。这种情况常见于保存不当的老光盘,特别是那些放在潮湿环境中的。我爷爷留下的戏曲光盘,因为放在地下室多年,很多都出现了氧化斑点,能抢救回来的寥寥无几。
四、预防胜于治疗,光盘保存有讲究
与其等光盘坏了再着急,不如平时就好好保存。首先,光盘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。专用的光盘包是个不错的选择,既能防尘又能防刮。我给孩子每年生日的录像光盘都单独放在光盘包里,再放进防潮箱,十年过去了,张张都能正常播放。
其次,拿光盘的正确姿势也很重要。很多人习惯用手指捏着光盘的两边,这样其实容易把指纹弄到数据面上。正确的方法是拇指放在中心孔,其他手指托着光盘边缘。我老婆以前总说我拿光盘太讲究,直到有次她捏着看的光盘后来读不出来,才明白我的"龟毛"是有道理的。
最后,重要数据一定要备份!现在移动硬盘这么便宜,把珍贵的光盘内容转存到硬盘或者云端,就能避免"一失足成千古恨"。我岳父去年把全家三十年的老照片光盘都数字化了,虽然花了些时间,但现在随时能在手机上看,方便又安全。
五、实在不行,还有这些最后一招
如果试了各种方法还是读不出来,也别急着放弃。可以试试换台光驱,有时候不同的光驱读盘能力差异很大。我家老电脑读不出来的光盘,拿到朋友的新电脑上居然能读,就是这么神奇。
还可以试试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,虽然价格不菲,但对特别重要的数据来说值得考虑。我同事的父亲过世后留下的语音日记光盘读不出来,花了800块找专业机构恢复,最后成功救回了大部分录音,他说这钱花得值。
最后,如果光盘里的内容不是特别私密,可以上网搜搜看有没有数字版。很多老电影、老音乐现在都能在网上找到,可能比你光盘里的画质还要好呢。
结语
在这个数字时代,光盘可能显得有点过时,但它们承载的记忆永远不会过时。下次遇到光盘读不出来的情况,先别着急上火,静下心来试试这些方法。即便最后真的无法挽回,至少我们努力过。毕竟,有些记忆在心里,比在光盘上更牢固,不是吗?
(小贴士:如果你有特别珍贵的光盘,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,趁它们还能读的时候,赶紧做个数字化备份吧!)